副将的配置不仅需要考虑进攻能力,更要针对敌方可能的反击做好防御准备。副将的主要作用包括协助主将作战、增加战斗力以及提供特殊技能支持,因此在选择副将时需优先评估其防御属性和抗反击能力。例如某些副将拥有提高行军速度或增强特定兵种防御的特性,这类副将在遭遇敌方反扑时能有效降低战损。同时需注意副将与主将的兵种兼容性,避免因兵种相克导致防御漏洞。
面对敌方反击时,副将的站位和技能释放时机尤为关键。副将通常不具备战法能力,因此需依赖其基础属性中的防御值和统率值来抵挡伤害。建议优先选择肉搏能力强的副将,这类角色在承受伤害时表现更稳定。副将的特殊技能如群体减伤或单体护盾等效果,能在敌方发动反击时为主将争取调整战术的时间。需部分副将之间存在羁绊效果,激活后可显著提升整体防御能力。
兵种搭配是抵御敌方反击的核心策略之一。当主将为骑兵时,搭配弓兵副将可形成远近结合的防御体系;若主将为步兵,则选择骑兵副将能增强机动反击能力。敌方若采用集中火力反击的战术,可通过副将的分散站位吸引部分伤害,同时利用地形优势减少承受的伤害总量。某些特殊副将还能提供机械护甲或格挡加成,这类属性在面对高爆发反击时尤为有效。
装备和宝物的选择直接影响副将的抗反击表现。推荐为副将配置增加防御力或生命值的装备,尤其是能提供减伤效果的套装。针对不同敌方阵容,可调整副将的装备属性侧重,例如对抗法术伤害为主的敌人时优先配备法抗装备。宝物系统中的特殊道具如固若金汤兵书,能为全体部队提供额外格挡次数,在应对敌方反击时具有战略价值。
后期培养中需重点关注副将的觉醒潜力。觉醒后的副将往往能获得更强的防御特性或反击技能,例如部分觉醒技能可降低敌方攻击力或提供持续恢复效果。培养时应均衡分配资源,确保副将在承受伤害的同时保持一定输出能力,避免成为单纯的血盾而失去战术价值。某些副将的觉醒需要特定主将配合,这要求玩家在长期规划中做好阵容衔接。
实战中应对敌方反击需要动态调整副将策略。观察敌方常用的反击模式后,可针对性更换副将类型或调整站位顺序。当敌方擅长侧翼包抄时,可配置具有范围控制技能的副将;若敌方偏好集中突破,则选择带有减攻光环的副将更为有效。保持副将阵容的灵活性,根据战场形势随时切换防御重点,是应对复杂战况的高级技巧。